本页主题: 心理专栏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hloe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07
威望: 1987 点
金钱: 10219 RMB
贡献值: 22 点
好评度: 1002 点
注册:2007-10-06
最后:2015-03-17

心理专栏

本帖被 chloe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09-24)
  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因为一般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往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有些人相信,命运在我们出生时便已注定。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想,通过心灵和思考的升华,命运可以由此而改变。
  与其和“命运”做无谓的相搏,不如潜心想想:如何为自己写一部剧本,从而扮演自己心仪的角色。

  ——摘自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著作《活法》


[ 此贴被chloe在2010-06-20 17:45重新编辑 ]
优雅地老去...
顶端 Posted: 2010-06-20 17:21 | [楼 主]
chloe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07
威望: 1987 点
金钱: 10219 RMB
贡献值: 22 点
好评度: 1002 点
注册:2007-10-06
最后:2015-03-17

  改变你的生命游戏

  文/武志红

 “此生的唯一目的是净化你的灵魂。”

  日本著名企业家、两家全球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如是说。他是一名佛教徒,所以他这个说法有轮回的意味。不过,就算把他这句话的宗教色彩去掉,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人生哲学。在讲人生哲学这种大道理前,我先讲几个小故事。

  “怎么来看我房子的人全是混蛋?!”

  一个经典的故事发生在我的一个哥们Z身上,他在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想把他的大房子租给看奥运会的国人或外国人,赚一笔横财。
  他的房子很不错,位置也好,消息发出去后,很快来了很多人看房子,但这些人都令他不舒服,他打电话给我说,小武啊,这个世道怎么了,怎么来看我房子的人全是一些混蛋呢!
  他举例说,例如有毫不隐瞒身份的有钱男人和二奶,有像是一对男同性恋的外国人,还有讲起价来蛮不讲理的泼妇……
  一开始,我还想反驳他,那可能都是他看到的表象,未必是事实,但Z给我列举了很多证据,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这些证据显示他的推测基本是靠得住的。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混蛋”都跑他那儿去了。
  对此,用现在流行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可以说,这是他吸引来的。他自视很高,而对别人总是心怀蔑视和敌意,而这蔑视和敌意就是他的需要,他需要一些“混蛋”,那样好投射出去他的蔑视和敌意。
  用心理学的解释,则可以称,他有一个“被蔑视的内在小孩”和“‘混蛋’的内在他人”,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一展现到外部世界,就是他的遭遇。

  Z另外一个说法是,女人都是吃软饭的,而他谈恋爱数十次,那些女性除了一个之外也果真是想吃他软饭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甚至,同样一个女人,既认识他又认识我另外的朋友,和他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个不讲道理的“坏女人”,而和我另外的朋友在一起时就是一个“好女人”,所以可以说,这也是他的需要,因为只有当一个女人变成吃软饭之后,他才好投射他的蔑视和敌意。
  这样看起来,人真的是没救了。对于那名出租车司机和Z,他们好像一点觉知力都没有,从未对自己的特殊际遇有过自省——这是不是我招来的啊?他们也从来不会认识到这其实是自己玩的心理游戏而已。


  所谓命运,依照心理学的经典解释,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结果命运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

  但轮回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制造同样的机会,让自己处在同样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好从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怎么修炼呢,这涉及到心理学两个核心的概念——投射和内摄。

  所谓投射,即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体而言,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中。

  所谓内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内心中,具体而言,即将外部关系吸入到自己内心中。


  我们每玩一个轮回的游戏,都是在制造一个机会,先将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中,然后再将外部世界的样子吸入到内心中,假若我们发现,这个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本心似乎有些不同,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改变了。
  当然,改变有可能是朝着好的方向而去,也有可能是朝着坏的方向而去,我们有可能通过一轮的投射和内摄后,变得更宽容更从容更灵活更信任,也有可能变得更狭隘更焦虑更偏执更怀疑。


  决定我们去向何方的关键因素是觉察。

  多看自己的内心,少怪罪外部世界
  最好的觉察是直接去关照自己的内心,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情况下,就发现了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过程,并洞察到自己内在的心理游戏的变化过程,从而直截了当悟到一些真谛,心没有经历任何事情就被净化了。
  但是,这很难,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自己的内心就是一块模模糊糊的难以辨认的存在,直接去看的话,什么都看不清,还会让自己非常焦虑。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需要将心通过事情而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内在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需要。

  关键是,我们要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切外在,都是自己内在投射的结果,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埋怨别人,并将事情的责任一味推到别人或其他事物身上,而知道首先要看自己。

  这也是传统的心理治疗的核心功能。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帮助来访者明白,自己的心是如何制造了这个问题,自己的心又如何展现在这个问题中,当来访者比较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心与这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后,这个问题就化解了一大半。

  我的治疗经验也显示了这一点,经常,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只是来访者逐渐了解了自己在一些琐细事情上的内心变化,结果他们觉得事情完全不一样了,有时会导致问题的解决,有时问题还在,但他们对自己内在的觉察令他们觉得更宽容更从容更灵活更信任自己和别人,所以可以和这个问题共处,甚至那个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虽然事实看上去还是一样。

  譬如,对于我的朋友Z,通过那次聊天,他第一次开始反思,经常遇到“混蛋”和“吃软饭的女人”,这很可能是他自己内心所营造的。当他这样想时,他的内在就松动了,尤其是,他的注意力不再是完全投注于外部,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去看他的内在变化,这势必会带来一些改变。
  对于那名出租车司机,我没有帮到他什么,甚至他就算是我的朋友乃至来访者,我也难以帮到他,因为他似乎是百分之百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可怕,那些人就是那么坏,他没办法,总之,他不愿意向内看自己。

  不愿意向内看自己,那一定是因为自己内在有很痛苦的东西。如果内在痛苦太强烈,那通常需要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例如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深度信任关系,一个人才愿意去面对,要不然,我们更愿意做的,是将其投射出去。
  投射出去就意味着另外会有一个人承担自己的痛苦。我的朋友M,他特别爱打架,而且一打就容易打到浑然忘我的地步,所以虽然他力气不大,但那种境界他的观察力很厉害,简直像有了心灵感应一样可以不通过眼睛和耳朵而感觉到对方怎么打,所以他总能占先机。
  但打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他也觉得不对劲,尤其是那时的情绪他似乎完全控制不住,并且每当打完后他浑身觉得舒服极了,甚至想,是不是吸毒也就是这种感觉。
  对此,他有一定的自我觉察,他说,每次打架,都是别人刺激他,让他觉得有被瞧不起的感觉,他对瞧不起的感觉极度敏感,一点忍受力都没有。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小时候他有很多很严重的被瞧不起的感觉,那种感觉可怕极了,他拼命努力,再也不想有这种感觉。打架,和打架后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也是源自这一点——“再也不想有这种感觉”。通过打架,他似乎是将“我被人瞧不起”这种糟糕的感觉排挤出去了,排挤给了被他打败的人。
  但这是一个幻觉,因为那些糟糕的感觉不在别处,而是在他心里,打架的愉悦感一走,他会发现,他的内心还是有这些痛苦。这时他更想将它们排挤出去,而打架似乎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他对打架上瘾。

  认识你自己,觉察你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要迷失自己外部世界中,因为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记得2007年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时,一个女同学说,她去找德国老师做治疗,结果德国老师说,你不需要做治疗。她很惊讶,为什么别人都需要,而她不需要呢?德国老师回答说,因为你对自己的内在有很好的觉察力,而这本来就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所在,但你已经有这个,所以你不需要。

  你可以试试多去看自己的内心,不再怪罪外部世界,或许你最后会体验到这是一件美妙的事。
优雅地老去...
顶端 Posted: 2010-06-20 17:42 | 1 楼
时间的灰烬 » 十万个为什么

 
时间的灰烬—发上依稀的残香里,我看见渺茫的昨日的影子,远了远了. 忘情号—你与我的人生旅程。 忘情号—你与我的人生旅程。 PW官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