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引用第1393楼阿布于2011-03-23 09:53发表的 :
今天早上坐在公车上思考,突然很想在这里留点话。
可能缘头是因为最近见了个从JH出来后,到处混的朋友。对比之下,我更加感慨,还好身边一直有bodyliu和他一家做朋友。一直在把我向追逐幸福的正确的道路上指引。
早上我都想不起我们认识多久了,好像就是整整十年了吧。在20多岁懵懂的年龄,不知道哪种生活方式是对的,或者应该说,对自己是适合的。看着某些人,忙忙碌碌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利益;看着bodyliu同学,悠哉悠哉做自己份内的事,认真经营生活。做为一个执业律师的最高阶段(我这样看),他其实踮踮脚,就够到了。但他把这个踮脚的空间和精力让给了生活和家庭,就有了现在如此令人羡慕的生活,而他在事业上也有了他最舒服的高度,一切游刃有余。
.......
写论文写到半夜,觉得有必要回应一下。
首先要多谢阿布的美文,毕竟是才女,清新流畅的文字让人心头一暖。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 我其实是没有阿布说的那么从容和伟大——尤其是,所谓的“把这个踮脚的空间和精力让给了生活和家庭”,其实那是我的个性使然,我是一个没有什么事业心,贪图享受的人;她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是多年的姐妹or 兄弟,她愿意站在我的角度去看问题。换一个角度,我是一个不求上进,逃避现实的人。一直以来,这样的质疑始终存在。并且从某个角度而言,也确实如此。当然,我是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的。
出国,对于我们全家而言,其实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冒险举动。因此不少人都曾劝我“现实一点”,不要出去了。主要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损失惨重(1年只花钱、不挣钱),从我个人角度来说,35岁的高龄还出去读书(英语底子又差),并且全家一起出去,肯定是学不到东西的,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留在国内挣大钱

);而从咚咚教育的角度来说,她马上就要上1年级了,出去再回来就很难赶上进度,也很难再适应国内的教育风格—我们这样做其实是害了她。诸如此类的说辞、好意,合情合理、丝丝入扣,一度让我有些犹豫和挣扎。
然而,我们还是那么的不“现实”,义无反顾地就走了。我在想,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我和咚妈对于此前日复一日的生活都有些厌倦了,希望能有所改变。对我而言,是早已失却了对于律师工作的热情,实在不想这辈子就这样一直下去,总是希望能在40岁之前做一些以往没有做过但一直想做的事情。
当然,出国1年,能否就此改变生活?我以为这是很难的事情。我甚至已经可以想象再过几个月当我重回JH上班是怎样的景象了。
可是,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努力活出自我,多做一些不同的尝试,有所体会和收获就好,这样子,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也就算没白过。